撰文/ 邱似齡臨床心理師
 
大人跟孩子談性是什麼感覺呢?是不是一樣尷尬,只是因為是大人,所以可以在不被尷尬給擊敗的前提下,繼續維持著大腦理性的運作,因著認為很重要,而跟孩子談這個所謂的重要的議題。但其實,很多大人的感覺,也是覺得很尷尬的,甚至都是以「知識」的,作為談性的主題,這種尷尬的感覺,是不是也很像大人自己也重新經歷青春期的那種,青黃不接,對性好奇卻有被大腦有意識地認為不可以、是錯誤的,不應該的感覺,很雷同呢?此時,大人時常說的是,以前也沒有人這樣跟我談過,我也是這樣過來的。
 
這是什麼意思呢!意思是,其實在大人曾經是青少年的時期,也好希望有一個成熟的大人,能理解自己心中對性的好奇,不是站在責備、羞恥的一端,認為是自己太好色、異類,不是清純、純潔、豬哥、早秋等帶有其他意思的評價,扣住自己的大帽子。是用健康、成熟的眼光理解自己的性發展,並陪伴自己度過每一個焦慮不已的關卡。
 
所以,跟孩子談性,其實解的是,自己那不曾被人陪伴,卻又焦慮指數爆表的青春期各式各樣,因著對自己不理解,在性發展記憶裡,留下的受傷的感覺。
 
● 青春期的性發展是發展歷程與生長階段的一部分,因為荷爾蒙分泌旺盛的關係,以致孩子們對於「性」的感覺是較為鮮明與強烈的。對性就會感到好奇。
 
● 開始嘗試著探索自己的身體,對身體的感覺、性是怎麼一回事,以及跟性相關的資訊,都會想要嘗試著了解。此時期的他們,若無大人從旁指引,就會開始自學,加上現今3C產品、網路科技無遠弗屆的穿透與連結,網路上有龐大的性知識與性資訊,究竟資訊來源是所從何來,也不清楚資訊的正確與否,知識的堆疊是否健康?
 

● 抑或已經受到社會價值的影響已歪斜?都在父母看不見、不知道的狀態下產生。因此,為什麼要跟孩子談性?除了學校的性教育知識含量不夠之外,大環境及社會對性的態度也尚未開明,家庭也未有談性的好經驗,因此整個談性的準備度不足,當現在的孩子出現對性好奇時,多是地下化或自學,當大人知道孩子對性瞭解程度多少時,多半是已經談戀愛,或者已經發生一些過度親暱的行為時,大人才會注意到。
 
此時談性,也已模糊了談性議題本身,多半聚焦在二分答案上,能談戀愛或不能談戀愛的親子衝突當中。因此,為何要跟孩子談性?因為要讓孩子從性發展的角度,理解性,理解性的好奇、發展是起因於生理,但形塑於心理。對自己有更多的理解、接納以及包容,如其所是的被愛與存在於世界。
 
參考書籍:
《愛與放手》-呂嘉惠
《不怕孩子問性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