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 邱似齡心理師
 

吵架時,不論是向激烈方或逃避方,其實都是在向對方索取安全感,但索取的方式撕裂了兩人的關係
 

牙膏從前面擠還是後面擠,真的變成離婚的導火線?
一對夫妻來做婚姻諮商,從牙膏要從後面擠還是從前面擠,吵到要離婚,後來我才發現,婚姻中時常吵到要離婚的導火線,都起因自小事,所以用問題解決的方式之所以無效,就是因為真正的衝突核心都不是這些小事到底該怎麼解決,重點來了,既然不要只想著解決這些小事,因為問題不在這裡。那問題在哪?原來問題出在,先生提出的生活建議,太太不認同,先生認為自己人微言輕沒有影響力,但太太認為,自己在先生心目中的位置不如婆婆一通電話的言聽必從,不滿自己始終被當作外人看待,只好高分貝的表達自己的被忽略,太太越是激動的陳述,先生就逃得更遠。

非常典型的,我對你錯,我指責你逃避的夫妻互動方式。


你是指責攻擊型?還是逃避退縮型?
人在面對生存威脅時,會有三種本能:攻擊、逃跑、呆滯。伴侶關係發生衝突危機時,夫妻之間也是會有這三種本能出現,而最常出現的反應是攻擊與逃跑。先生的逃避行為下,內在心聲是覺得自己不夠好,始終被太太嫌棄;深層情緒是,我好害怕你認為我不夠好,有一天會拋下我離去。從覺得自己不夠好,但擔心害怕因為這樣的不夠好會被對方拋棄。所以,做不好的事就逃避去做了。太太步步進逼的行為下,內在心聲是我對你一點都不重要,衍生出的深層情緒是,我好孤單,我始終得不到你的珍惜。所以,行為上就不斷地想要索求。
 
攻擊型的伴侶往往會數落、斥責,希望得到對方回應;
逃跑型的伴侶,往往會躲避、沉默,需要給自己一個空間來沉澱。

斥責是因為需要你的回應
親愛的,你真的知道我在說甚麼嗎?
你,在乎我嗎?
 
沉默是因為害怕受到傷害
親愛的,當面對你的指責,我害怕真的是你口中那樣的人。
我,其實很害怕。


缺乏安全感才是婚姻的導火線
情緒取向婚姻諮商大師Su Johnson的書中提到,婚姻中的衝突,起因於情感上分離,對彼此缺乏安全感,因此要讓彼此重新產生情感連結,用問題解決模式的效果有限,記住了,不要再去解決小事,得從兩人內在,未滿足的依附需求及深層情緒著手,改善安全感。意味著,婚姻關係若是幸福,彼此是不會在意誰為婚姻做了多少?婚姻裡頭多數的爭執是無法解決的,平時的相處如何讓彼此感覺到被重視、被喜歡、被珍惜,所帶來的安全感,才是所有關係的核心。




想改變夫妻衝突的第一步,在於辨識誰追誰逃的位置,追逃會形成負向的互動循環,找出內在真正的心聲、看見彼此的深層委屈

夫妻關係,彼此之間互持的不只是愛情,更多的是安全感的給予與接收
當你大聲嚷嚷,我卻更顯得沉默,親愛的,冷靜些好嗎?
當你靜默無語,我卻更加挫敗,親愛的,你看的見我嗎?
 
★不同的伴侶類型,所需要的安全感建構辦法,就不一樣。★
 
攻擊型的伴侶需要對方正視自己,而不是用「我們先彼此冷靜,你不要激動」來解決,需要的是對方的反應。” 愛我,回應我,就是給我安全感。 ”

逃避型的伴侶需要對方放軟態度,而不是用「你為什麼不說話,為什麼要離開」,需要對方給予空間。” 愛我,別勒緊我,就是給我安全感。 ”
 
這些安全感的建構,從理解對方的類型開始,再來需要學會恰當的溝通技巧。
 
這次讓我們從辨識彼此的溝通型態開始,為婚姻增添安全感配方吧!


延伸閱讀
Dr. Sue Johnson(2009)。抱緊我: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。台灣:張老師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