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 楊顯欽臨床心理師
 
在災禍之前,我們都會感覺到受苦人們的需要,我們會想幫忙、會想安慰、會想給予支持,讓受苦的人可以獲得一絲寬慰。但有時,我們會遇到一個困難:看著對方好傷心,但不知道該怎麼辦比較好。
 
有一次,我在一個現場,看到一位志工一次又一次地告訴一位受苦的女士要節哀,但女士卻怎麼也止不住眼淚。其實可以想見,那位志工多想要安慰到那位女士,但卻事與願違,內心也許是很焦慮、擔心的。
 
像悲傷、低落這樣的情緒,常常會被用「負面情緒」稱之,畢竟這些情緒升起時,確實是很不好受的。我們可能會覺到情緒是不好的、要改變的,所以常常希望可以很快扭轉情緒,如同前述志工一樣。
 
但其實情緒背後都有其需求,以傷心來講,就是反映個人感覺到重要的失落,既是重要,那也許不會那麼快過去,而需要一段沉思、哀悼的時間。旁人要做的是,有耐心地陪著他/她,陪著他/她的情緒;讓對方在這段沉痛的時間裡,不會孤獨地陷入自己的情緒世界裡,而能夠與外界、與你/妳保持一定的連結。
 
安慰不是一句話、兩句話的事,而是一個同在的過程。我們要避免低估情緒的份量與急著化消情緒(可能是自己的,以及對方的),我們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,認出對方的情緒、感受對方的情緒、傳遞我們的理解。但要記得,我們不一定能精準地感受到對方的感受,所以我們要以一個不侵擾、溫柔地、不武斷的姿態,傳遞我們的理解,並來回爬梳核對。同理對方感受不代表要同意對方所有的經驗,而是站到對方的位置,理解與接住其所思所感。經由言語與情感的流動溝通,讓我們與他、與她可以重新連結,跨越這無常世界的鴻溝。
 
災難初期常常會有身心反應,但多數人在一段時間內會慢慢恢復,所以可以不用急著把災難後的身心不適當作是異常反應,可先定調為一個非常情況下的常見/正常反應,人們會有自己的自然復原力。但這樣說,不代表什麼都不用做、不必給關心。社會支持就是一個最佳的自然復原力管道,良好、不侵擾的陪伴就能夠提供很好的支持,而且能夠注意到需要特別幫助的人。因為,若是在短時間內已對個人功能、作息有相當影響(例如:飲食、睡眠、心情、工作、家務),形成明顯的個人痛苦時,或是持續的時間有點久(例如:1個月以上),諮詢專業會是建議的選項。然而,當事人不一定能注意到自己的需求,這時就需要大家拉當事人一把了。
 
最後,關於同理,可以參考這支影片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-AfeaRD_IA